沈渊打消掉了这些乱七八糟的念头,决定以后坚决不去看苏晚晚的照片就行了。
于是,他先跑去了窑坊。
他们平阳镇盛产瓷器,不仅有一座官窑,还有三个民窑。
只不过朝廷现在有意打压民窑,扶持官窑。
如今的民窑,生意冷清,几乎是摇摇欲坠。
沈渊做工这个民窑,是三座民窑中最大的一座。
其他两家已经停工大半年了,而这一座也就前阵子接下一批生意,开炉了一个月便完工,现在也是冷冷清清。
“渊哥,您怎么来了?”
一少年见到沈渊,立马迎了过来。
他是这座窑掌柜家儿子,名叫赵天石。
一年前赵天石送货的路上遇到劫匪,正好被沈渊救下,自此沈渊成了这赵家窑坊的恩人。
他倒不是挟恩图报,非要来赵家窑坊做工。
沈渊力气大,又能吃苦,也实诚,这样的人到哪一家窑坊都是很受欢迎的。
他来赵家窑坊做工,拿的也是跟其他伙计一样的工钱,并没有因为是恩人就有所礼遇。
“我过来找找瓷器,你这里没卖出去的瓷器给我看看,我选几样买了。”
沈渊开门见山,也不打算客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