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府衙挥挥手,仆人便先下去,圆柱子上的殷红显得格外刺眼。

    沈喜喜站在府衙口,与百姓们在一起,看着爹娘稳坐如山的背影,心里无比踏实。

    此刻,她才真正感受到,她拥有多么好的爹娘。

    为了她的平安喜乐,他们如山一般可靠,守护她的一片天地。

    若他们没有藏拙,该是如何风姿绰绰。

    “堂下之人有何冤屈,一一说来。”

    堂下跪着九个百姓,皆是泪流满面,已然诉苦的王小安也在其中。

    “大人,民妇姓吴,夫君姓赵,是做灯笼的。三年前的一个晚上,我们一家三口像往常一样出摊子卖灯笼,公主府的马车突然停在了摊子前,说要买下我们所有的灯笼,还要再预定一百只灯笼,五日后指定我儿送去公主府。公主走的时候,留下了一锭银子。我们都以为这是天大的好事,每日赶着做灯笼。五日后,我儿去公主府送灯笼,便再也没有回来过!”

    一对夫妻面容憔悴,看上去不过三四十岁,却已是满头灰发。

    “我们多次上公主府寻人,却被看门的打出来,还说我家儿子根本就没有去过公主府。可我是亲眼见着他进公主府的。”

    “我儿那时才十三岁啊!”

    男的腿被打断,几乎是趴在地上。

    女人已是泣不成声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萧安乐却道:“你们有冤,当时为何不报官?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,倒是无缘无故来诬陷本宫?说,是不是受人指使?是凉王还是闲王府?”

    “无人指使,小的句句实话,不敢有半句谎言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