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送母亲离开,邵逸之脸上的笑容压都压不住,人逢喜事精神爽,他又转身去了书房,准备秉烛夜读,平复一下内心的欢喜。
翌日是年初二,出嫁女回娘家探亲的日子。
温彦宸陪着秦绾妍回永宁侯府,侯府人口简单,二房的张氏便是嫉妒大房,可也不敢表露出什么惹大房心里不快,侯府中也平静。
是以,秦绾妍将言哥儿也带上。
晋阳长公主和秦锦维对这孩子也和蔼,既然已经接受了有外室子的女婿,那这个外室子也得接受,毕竟孩子是无辜的。而且这孩子聪慧,若是日后没长歪的话,也是个有前途的,自家闺女以后有了儿女,也有个沉稳的兄长照顾,闺女也多了个孝顺儿子。
秦君妍也与吴二公子回娘家,吴二公子乃正六品国子监司业,待秦君妍如珠如宝,还是个通透的人,与温彦宸也能相谈甚欢。
秦怀瑾看着言哥儿,就想起父亲时常夸赞这孩子聪慧,说自己笨得连几岁孩童都不如,心里郁闷着,便道:“言哥儿,听闻你读过不少书,今日舅舅考考你,如何?”
温子言乖巧地点了点头:“好。”
秦怀瑾想了想,道:“好人之所恶,恶人之所好,是谓拂人之性,灾必逮夫身,下一句是什么?”
在他话音落下的瞬间,温子言的声音便响起:“是故君子有大道,必忠信以得之,骄泰以失之。”
秦怀瑾略显诧异,又道:“自诚明,谓之明;自明诚,谓之教。诚则明矣,明则诚矣。此话出自何处,又何解?”
温子言几乎不必多想,便脱口而出:“此话出自《中庸》,意思是犹豫诚恳而明白事理,这叫天性,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,这是受教育后的结果。真诚就会明白事理,能够明白事理的,也能做到真诚了。”
秦锦维赞赏地看了眼温子言,又转眼看向自家臭小子,眉梢一挑,道:“臭小子,这回受打击了没有?是不是比你小时候聪明多了?”
秦怀瑾神色微滞,到底是少年心性,就是不服输,笑得蔫坏蔫坏地瞅着自家老爹:“爹,这证明姐夫教导有方,哪像您教子无方。”
话音刚落,秦锦维脸皮子一抽,这臭小子竟然把自己也拉下水,分明是这臭小子懒,还要赖自己教导无方,自己当初拿着藤条追着他念书都没能抽掉这小子的懒筋。
秦绾妍低笑出声,这蠢弟弟在爹手里吃了那么多亏,还不学乖,现在爹跟着丢人,回头爹就能让他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