毫无文人那种酸不拉几的酸腐气,字里行间这位牛人都透露出股唯物主义实干派的气息。
实干到以至于有点儿……性冷淡。
于是,张幼双眼里立刻浮现出了个低调谦逊又微妙性冷淡的形象。
这位巨巨的偶像貌似是陶渊明,家庭琐事无不亲力亲为,读起来还颇有些生活意趣。又是自己烧火做饭,又是自己种树,又是种田,又是自己缝补衣物的,简直贤惠到爆了。
却说另一厢,等吴修齐查完账回来的时候,天色已晚。
男人风尘仆仆地踏入了伊洛书坊,吴昌赶紧上前过来接,又是帮着解下罩袍,拍拍灰尘,又是端茶送水的。
吴修齐接过茶漱了一遍口:“我出去的这段时候,铺子里没什么事儿吧?”
吴昌把洗手盆给端了过来,“能有什么事儿,铺子里好着呢,郎君放心。”
吴修齐“嗯”了一声。
吴昌似乎想到了什么,啧了一声:“不过郎君你还别说,还真有一件事儿。中午吧,有个二十出头的姑娘来到咱书坊,说是要卖她写的时文!”
吴昌本来就当个趣事儿说的,没想到自家郎君他思想觉悟高,凡事亲力亲为。
洗过手之后,吴修齐接过一杯新茶,抿了一口,“拿来我看看?”
“喏,都在这儿了,小的也看不懂,就等着郎君回来看看呢。”
吴修齐将目光略略在纸上一扫,前面这段序写得文辞优美,四平八稳的,不失为一篇好文章,不过他一做时文的,又不是做什么文集的,还不值得他另眼相待。
看到这儿,吴修齐略有些失望,阖上眼揉了揉额角。
吴昌见缝插针地在一边儿说:“大郎,还要看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