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看这些铁管很不起眼,但是经南蛮人这么一摆弄,一声巨响过后,不远处的一颗小树应声而断,岛上居民无不称奇。这一幕引起了旁边一位十六岁少年的关注。他毫不犹豫地拿出了两千两黄金高价购买了两支这种“魔筒”。
而这一位少年,就是日后发明“种子岛筒”的种子岛时尧,他也许没有意识到。自己花高价买来地这两支“魔筒”竟改变了倭岛的历史。使倭岛进入了火器时代,并在一段时候,甚至使倭岛的火器达到了最先进的水平。而这一切都是从这两枝“魔筒”开始。
当时的这两枝这种火绳枪过于简陋。基本都是采用前膛填弹,然后加入火药。再扣点燃火绳,以火药爆炸产生的冲击力推动弹丸飞出。有效射程不过两百步,甚至不能穿透质地优良的盔甲,威力十分有限。
但是在当时而言确实了不起的发明,特别是对于依赖骑兵和步兵等近战兵种的东方人而言。种子岛时尧得到铁炮之后,如获至宝。立刻和另外一位友人分别加以仿制。经过数月不懈努力,终于试制铁炮成功。并初步掌握了铁炮制造技术。
随后,随着倭岛各地商贸往来的不断深入,铁炮及其制造技术开始传遍倭岛各地。倭岛素来以刀剑铸造技术闻名,仿造和改良铁炮也不在话下,在诸多刀匠的努力下,倭岛各地开始出现了不同种类的铁炮分支,比较著名的有种子岛筒、国友筒、纪州筒、萨摩筒等等。
而倭岛铁炮的构造。也开始逐步和老式欧洲铁炮区分开来,出现了闭气螺栓这样的创新性发明,铁炮的耐用性和威力开始大大提高;著名的萨摩筒更是达到四百步有效射程,已经接近近代所使用的步枪,后期甚至拥有了能在雨天发射的技术,这在当时已经是非常难得了。
当时的倭岛正处在于战国时期一种群雄割据的混乱状态。各个大名为了加强自己的实力,对新式武器装备已经到了渴求的地步,这在无形中促进了铁炮制造技术的进一步成熟,铁炮也开始大范围装备部队,并活跃在各大战场上。
在其后倭岛发动的侵朝战争时,军队的铁炮装备率超过八成。
但是,也就是在丰臣秀吉上台之后,开始推行八幡兵制,发布刀狩令,试图完成兵农分离;在这一阶段,大批有水准的工匠被剥夺了生产和改进铁炮的权利,日本的火器发展开始急速走下坡路。除了一直没有停止过火器研究,并秘密发展的种子岛。
萨摩藩和种子岛始终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,因为也使得他们获得了大量火器的来源。在加上自有的萨摩筒,这便构成了一支很有杀伤力的火器部队。
如何用最小的代价,大量的杀伤倭寇,取得意想中的战果,便成为了丁云毅所要考虑的。
九月二十,虎贲卫先头部队出现在萨摩海面。
二十一日,萨摩藩大名岛津光久特使安田由正乘坐一艘小船抵达,求见丁云毅。
当他见到丁云毅的时候,脸上写满了吃惊。他怎么也没有想到,传说中的那个“丁虎贲”居然会是如此的年轻。
当震惊过后,安田由正很快便想到了这次自己出使的目的,他很委婉小心的提出了自己的疑问,大明的水师为何会出现在萨摩藩海域?
丁云毅的回答直截了当:“萨摩藩杀我部下,今特起虎贲卫水师精锐征讨之!”